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20101127士師記7章19-8章3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舊約聖經注釋/網路>

章〉

7:19 基甸和跟隨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才換更的時候,來到營旁,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

  《新》三更:(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中間的那一更次」)希伯來人把夜晚分作三更(見太14:25註釋)。「中間那一更的開始」(即第二更的開始)是敵人已經就寢之後。

  《啟》三更之初:按原文,三更應譯為中更二更。希伯來人分夜為三更,每更四小時:日落到晚上十時為一更;十時到次晨二時為二更;二時到日出為三更。這次夜襲是在敵人入睡,而才換更的哨兵尚未熟悉夜間情況之際,其時當為夜間十至十一時。

  19~20:他們進攻米甸人營地的四周。在得到指示後,他們一起吹角,打破陶造的瓶子,讓火光顯露出來,喊叫:耶和華和基甸的刀!

7:20 三隊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拿著角,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

7:21 他們在營的四圍各站各的地方;全營的人都亂竄。三百人吶喊,使他們逃跑。

  《啟》21~22:敵軍有刀;基甸的三百人作戰,只在敵營的四周,各站各的地方,用角聲、火把的光和吶喊。敵人自相殘殺,紛紛潰逃。使人想起約書亞當年攻取耶利哥城,也是吹角、吶喊、繞城而行,城雖堅固,應聲而塌。

  21~25:基甸和他的軍隊順服神的結果,是神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在混亂和驚慌中,米甸人開始互相攻擊,然後逃跑。起初他們被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全地支派的兵連擊。但後來以法蓮的人被召喚聯合攻取約河的淺灘,乘敵人橫過約河覓道逃亡之時,毀滅敵人。以法蓮人俘擄並殺了米甸的兩個首領……俄立(烏鴉)和西伊伯(狼)。

  我們可以從基甸領導的行動中學到一些教訓。領袖在領導別人以前,必須全然確定他要作什麽。他必須首先是個敬拜者,予神當得的位置(15節)。他必須以身作則,作跟隨者的榜樣(17節)。他必須小心,要知道榮耀屬誰——先歸與神,然後才是神揀選的器皿(18節)。

7:22 三百人就吹角,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

  《新》三百人就吹角:按一般情況來說,軍隊中只有少數人攜帶號角。

  《新》互相擊殺:亞捫人、摩押人與以東人也有過類似的驚亂情況(代下20:23);在基比亞的非利士人也經歷過較小規模的潰亂(撒上14:20)。見結38:21;亞14:13;又見士4:15註釋。

  《新》逃到西利拉:向東南方逃跑。

7:23 以色列人就從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全地聚集來追趕米甸人。

  《新》聚集來:因受戰況激勵,很多曾離去的現在也都加入陣容。

  《啟》本來按兵不動、自固吾圉的以色列其他支派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聞風而起,參加追殺敵人。

7:24 基甸打發人走遍以法蓮山地,說:「你們下來攻擊米甸人,爭先把守約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於是以法蓮的眾人聚集,把守約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

  《新》以法蓮山地:基甸需要以法蓮人幫助他切斷米甸人退入約旦河谷的去路。

  《新》約旦河的渡口:大概是在伯善附近的渡口。控制住河道,以色列人便可阻止米甸人逃脫(見3:28註釋)。

  《新》伯巴拉:確實地點不詳,但必在下游,離渡口有一段距離。基甸渡河追擊敵人,直到雅博河附近的疏割(8:5)。

  《啟》基甸見米甸人向南逃,號召以法蓮人在約旦河的渡口截斷敵人的歸路。伯拉巴的詳細所在不詳,當在約旦河下游,因為基甸曾渡河追擊敵人到雅博河附近的疏割(8:4-5)。

7:25 捉住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一名俄立,一名西伊伯;將俄立殺在俄立磐石上,將西伊伯殺在西伊伯酒醡那裏;又追趕米甸人,將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級帶過約旦河,到基甸那裏。

  《新》俄立:「烏鴉」之意(見賽10:26)。

  《新》西伊伯:「狼」之意。

  《新》首級:戰勝者經常會割下敵人屍體的一部分,如頭、手(8:6;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你不是已經得了西巴和撒慕拿的手嗎?為何我們要把餅給你的軍兵呢?」)或陽皮(撒上18:25),取回來作數點死屍數目之用。

  《啟》俄立:烏鴉的意思。

  《啟》西伊伯:的意思。

  《啟》戰鬥中把敵人首領的頭斬下來帶到主將前,證明殺敵奏功。

章〉

8:1 以法蓮人對基甸說:「你去與米甸人爭戰,沒有招我們同去,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呢?」他們就與基甸大大地爭吵。

  《新》以法蓮人:試比較基甸與耶弗他二人的作風,前者平息了這支派的怒氣(8:2-3),後者卻擊敗他們,使他們受恥辱(12:1-6)。

  《啟》以法蓮支派是約瑟兒子以法蓮的後裔,約書亞分配迦南土地的時候,以法蓮得著中部山區,是最好的土地。士師時代,中心聖所所在地的示羅(書18:1)、宗教聖地伯特利,和神與以民立約的示劍(書24:1),都在以法蓮支派的業地上,可說得天獨厚。這支派遂成為住在以色列北部和中部各支派的領袖。

  基甸屬瑪拿西支派,以法蓮人顯然不服其領導,藉詞搗亂,幸基甸智慧地處理,一場內爭得以化解。以法蓮後來在另一次戰役中又以同樣理由仗勢威脅士師耶弗他,招來大禍(看12章)。以法蓮支派好大喜功的性格,也是日後以色列國分裂的一個遠因。

  1~3:先是以法蓮人惱怒基甸不邀請他們一同爭戰。但在基甸提醒他們所俘擄那兩個首領,比他所作的任何事都傑出。基甸婉言以拾取剩下的葡萄,比喻他們的成就大他自己的本族(亞比以謝族),他們的怒氣便平息了。如前文的解釋,亞比以謝(2節)所指的是基甸和他的兵。

8:2 基甸對他們說:「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以法蓮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強過亞比以謝所摘的葡萄嗎?

  《新》拾取剩下的:(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葡萄園所剩餘的」)此詞原指莊稼收割後所剩餘的穀類(見得1:22註釋)。此處基甸是表示,以法蓮所作的遠比他和所有其他人在起初戰役中所作的為多。

  《新》亞比以謝:基甸的家族(見6:11註釋)。這名字是「我(神聖)的父是幫助者」或「我(神聖)的父是大能的」之意。

  《啟》基甸屬瑪拿西支派的亞比以謝族(6:11)。他這話的意思是說,表面上看,以法蓮人好像只是拾取收穫後剩下的葡萄,事實上沒有他們,這場戰爭取不到這麼大的勝利,因此居功最偉。

8:3  神已將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們手中;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基甸說了這話,以法蓮人的怒氣就消了。

  《新》怒氣就消了:「回答柔和,使怒消退」(箴15:1)。


-----------------------------------------------------------------------------------------------

<聖經靈修版/網路>

章〉

三更是……
7:19 一夜均分為三個輪班的更次,三更之初,大約在夜晚十點,營中有許多人仍然醒著。

米甸軍隊真的不堪一擊嗎?神在這次戰役中起了甚麼作用?
7:21 基甸的軍隊只須吶喊觀看米甸軍倉皇潰退,並不須要拔刀殺敵。他們一小隊軍隊靠自己的力量,絕對不能如此大勝。神要向以色列人顯示,得勝不在於人多或力大,乃在於順服祂。

〈八章〉

你會不會因為自己得不到重用而不滿?你樂意拾取剩下的葡萄嗎?
8:1-3 以法蓮的首領因為基甸沒有招他們一同出戰,卻把他們留下來肅清逃脫的米甸人,就向他發怒。基甸婉言以拾取剩下的葡萄,比喻他們的成就大於他自己的本族(亞比以謝族),指出這支殿後軍隊捉住仇敵的首領,除去了軍中的元兇。有些工作並不全是眾人可見的領導角色,卻是不可缺少的。許多人把企業中的一般工作看得卑微,其實這些工作對完成巨大的任務是非常重要的。建造一座華麗的大廈,須有建築師和銀行家,負擔設計與資金,但將這計劃具體實現的卻是砌磚工人。驕傲使我們想得人的重視,你對於作神的砌磚工人感到滿意,還是對神賜你這工作表示忿怒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