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2009年6月9日每日讀經進度

進度:彼得前書1章22~2章3節



<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一章



1:22 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裏(從心裏:有古卷是從清潔的心)彼此切實相愛。



  使徒彼得促請讀者要有愛心(22~二3)。首先,他對重生加以描述,指出重生帶來的其中一種改變,就是愛我們的弟兄(22)。跟著,他強調必須有愛心(22)。然後他又再一次提及重生,特別提到生出這新生命的種子,就是神的道(2325)。他隨後又再一次強調接受這道的人所要肩負的責任(13)



  彼得首先在本節上段對重生加以描述。你們既……潔淨了自己的心……。當然,我們明白是神在施行拯救時潔淨了我們的心;嚴格來說,我們並沒有能力潔淨自己。這裏的喻意表達法說出,我們這些已經歷潔淨的人,是在信主之時得著潔淨的。



  潔淨的途徑就是順從真理。彼得在這裏第二次將得救的信心形容為順服的表現(參看一2)。保羅在羅馬書也曾兩次提到「信心的順服」。我們不可在思想裏把信心與順服分割。真正的信心,是順服的信心。這只可能藉著聖靈而達成。



  新生命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愛弟兄沒有虛假。從真實的意義上來說,我們得拯救,是要叫我們能愛所有其他的基督徒。因這愛,我們曉得自己是已經出死入生的(約壹三14);也因這愛,世人能認出我們是主耶穌的門徒(約一三35)



  因此,隨後的勸勉是很自然的:就當從(清潔的)心裏彼此切實相愛。在新約聖經中,作者總是先把某個實況陳述出來,然後以其為發出命令的根據。這裏就是一例,所陳述的實況是:你們既……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然後發出的命令是:就當從(清潔的)心裏彼此切實相愛。信徒的行為實踐是根據他所站的地位。我們的愛,應是溫暖的、全心全意的,並且盡全力、熱切、不斷而清潔的。



  對於正在遭受逼迫的人來說,彼此相愛的勸勉是正合時宜的,因為很多時候,「在困難的境況中,微小的分歧往往會嚴重地化大」。



1:23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 神活潑常存的道。



  彼得再一次提到讀者的重生,這次是關於生出這新生命的種子,就是神……的道。二章13節的勸勉,就是以此作根據的。



  新生命的誕生,並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就是說,與肉體生命的誕生有別。帶來肉體生命的種子,當然受制於物質界的定律,會腐朽及消亡。從這些種子生的肉體生命,也有同樣的性質,只能短暫存留。



  新生命藉著神……的道而來。人聽見或研讀聖經信息時,會體會到自己的罪,明白基督是唯一而又勝任的救主,因而歸向神。人都是從不同途徑接觸到神的道而得救的,沒有一個例外。



  雷特歐在評說:



  ……第一章中有三樣「不能壞」的東西──不能朽壞的基業(4),不能壞的救贖(1819)和不能壞我們藉以重生的道(23)。因此,我們有一個無玷污、無瑕疵的本質,這本質使我們配得享有無瑕疵的基業,並且是基於價值永存的救贖的。我們都領受了永遠純全完美的印記,以溫柔安靜的心作「不能壞的」裝飾(4),是最合適不過的。



  這道是活潑常存的。天地縱要廢去,這道卻永不廢去。神的道安定在天,直到永遠,而所帶來的生命也是永存的。那些因這道而獲得重生的人,也具有這道的永存特質。



  在肉體方面,人類的種子(胚胎)已包含一個嬰孩的所有特質。這嬰孩結果會變成怎樣,由種子的特質來決定。這種子既是會毀壞的,從這種子長成的肉體生命也必然是會朽壞的。



1:24 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



  彼得引用以賽亞書四十章67節,來強調人類生命短暫的特質。人的生命就如草芥一樣,不能持久。肉體的美麗,就野地的花一樣稍縱即逝。草必枯乾,花也必凋謝衰殘。



1:25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



  對比之下,主的道是永存的(賽四8)。因此,信徒的新生命同樣是不能朽壞的。這不朽壞的道,就是傳給讀這書信的人的福音;這道使他們得以重生。這就是他們的永恆生命的源頭。



二章



2:1 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或譯:陰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



  基督徒既分享了神的生命,便應一次過除去以下種種無愛心的行為:



  惡毒──對另一個人存惡念。惡毒孕育出對抗的心態,累積仇怨,並暗地裏希望別人遭報、受害,或遇上不幸。美國植物學家喀威爾曾遭某所大學拒收入學,原因是他是黑人。多年之後,有人問拒收他的是哪一所大學,他回答說:「算了吧,這已是無關重要的了。」由此可見,他並沒有積存惡毒。



  詭詐──任何形式的不誠實及欺騙(所包括的形式可真多了!)。詭詐包括申報虛假的入息課稅資料,在考試時作弊,虛報年齡,賄賂官員,用不正直的手段做生意等。



  假善──虛情假意,矯飾做作,假冒為善。假善的人活個演員,常扮演著另一個角色。他的家雖然個戰場,毫不安寧,他卻虛飾著有美滿的婚姻。在禮拜天他總擺出一副屬靈的面孔,但平日卻跟下流人一樣耽於肉。他似乎很關心別人,動機卻是自私的。



  嫉妒──不加掩飾的妒忌。溫尼所下的定義是:看見或聽見他人得益或昌盛時那種不快的感覺。大祭司就是因為嫉妒,而將耶穌交給彼拉多處死(太二七18)。嫉妒今天仍具極大的傷害力。如人可以因別人有更美好的居所庭園,更漂亮吸引的衣飾,或出眾的烹飪技巧,而滿臉不悅。男人可以囗中稱讚友人的新車子或遊艇,心中卻想著:「等著瞧吧,我總會擁有更好的。」



  譭謗的話──在人後說的閒話,用意歹毒的流言蜚語,反唇相譏的惡言。進行譭謗就是中傷污衊他人,從而使自己看來較別人清高。譭謗人的方法可以是很隱晦的:「是啊,她確是個可人兒,但就是有這樣一個缺點……」,利刀就這樣靈巧地插在她背上了。有人甚至擺出一副屬靈的姿態,說:「我讓你知道的原因,只是希望你能代禱;你可知道他……」那人就這樣給中傷了。



  這一切的罪,都是違背了最基本的誡命,就是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因此,彼得叫我們要斷然除去這些罪。



2:2 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



  新生命的第二個應有表現,就是對純淨的靈奶有無窮的愛慕。上一節所提到的各種罪,會妨礙靈命的成長;神美善的真道卻能培育靈命。



  才生的嬰孩這說法,並不一定意味著收信人都是初信的;他們可能多年前已經得救。然而,不管他們信主多久,都應渴慕真道,就嬰孩喊著要吃奶一樣。我們從一個健康的嬰孩急不及待地吮吸的模樣,就可以略為體會彼得所說渴慕的意思了。



  有純淨的靈奶,信徒就能在靈命上成長起來。今生追求靈命長進的最終目標,就是生命中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形象。



2:3 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這是何等大的推動力,吸引我們愛慕那純淨的靈奶!這字完全沒有半點不肯定的含意;我們確曾嘗過也見過主的美善(詩三四8)。他為我們了性命,表現出無比的恩慈和慈愛(多三4)。我們既體會過他的恩慈,便應被激發要從他那裏得到更多餵養。與他親近的甘甜,應足以叫我們領會,離開他是愚不可及的。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一章



愛,如果沒有真誠……
1:22 真誠的愛包含了無私的付出,自私自利的人不可能真正去愛。神的愛和寬恕,使我們不再只注重自己,而是關心別人的需要。基督藉著捨棄自己的生命,表明對我們的真愛。我們也可以效法主,犧牲自己去愛別人。



萬事如花?如草?那人生可把握的又是……
1:24-25 彼得提醒信徒生命中擁有的一切——包括財產、成就、身邊的人,都如過眼雲煙,瞬間即逝,惟有神的旨意、話語和作為才是永恆的(參賽40:6-8)。我們不要再拼命抓住短暫的東西,而要將我們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集中在永恆的事上,也就是神的話語和我們在基督裡永恆的新生命上。



二章



嬰孩渴望吃奶,渴望成長;對信仰,要如嬰孩般的殷切?我……
2:2-3 每個孩子都有一種自然的特性,就是渴望快快長大,跟哥哥姐姐父母一樣。當我們重生的時候,只是一個屬靈的嬰孩,也會渴望自己成長。嬰孩喊著要吃奶,這是他的本能,也是渴望餵養、長大的訊號。同樣,當我們看見自己屬靈的需要,並開始在基督裡尋找滿足和餵養時,我們的屬靈胃口就會不斷增加,屬靈生命也就會漸漸成長。你是否熱切渴望神的話語呢?




2009年6月9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滿招損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彼得前書5章6節)


  當我們的孩子還小時,我們最喜歡玩的遊戲之一就是棋盤「戰國風雲」(Risk)。遊戲的獲勝關鍵就是要征服世界,每一個參與者會動員自己的軍隊去佔領各個國家和陸地。令我感到有趣的是,起初領先的人,往往到最後都不會勝出。理由很簡單,當其他參與者看到領先者的傲氣,他們就會聯手對付領先者。


  有意無意間,人總是很容易討厭驕傲並掌權的人。他們的表情就像是鼓勵別人阻礙他們前進,或是成為靜默的對抗者。


  在今天的讀經中,我們看見上帝恨惡七種事情。明顯地,第一就是驕傲。當一個人貶低別人來抬舉自己,他自然會顯露自己的高傲。由於被自大沖昏頭腦,他甚至想出邪惡的計謀和撒下紛爭的種子。因此上帝恨惡驕傲。


  有權力和驕傲的人可能認為自己可以漠視別人對他的不滿,但他們卻不能輕視上帝的反對。彼得提醒我們不要信靠自己,而是要信靠那「到了時候」提升我們的上帝(彼得前書5章6節)。當我們降服於他,我們就能避免讓驕傲影響我們的品格,並且能成為上帝那心懷感恩又謙卑的僕人。AL


一切所有皆來自主,
自信之始靠主賜恩;
斷絕自誇驅散驕傲,
我只是個蒙恩罪人。Gray


沒有人能同時榮耀自己和上帝。



-------------------------------------------------------------------------------------------------

生命的復興/知信行網上團契


重整價值觀
真箇的生命誘動強烈的慈心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7)


  耶穌再教導生命應追求的另一種重要特質,就是憐恤人的心。憐恤不僅是表面上同情人,不僅是為了對方在困難中感到難過,憐恤乃是進入人內心的深處,以他的眼光看,以他的想法想,經歷他所經歷的。憐恤更不單是內心的憐憫,是一種渴望、希冀要設法做一點事,使人脫離困境。


  人若是靠自己絕對無法達到這樣的憐恤,罪惡完全破壞了人完美的生命,今日我們所有的憐憫都是有限的,仍是受自我中心的控制,帶著自私自大的成分,我們根本無法進入別人的痛苦之中,所流露出的慈心也是膚淺、虛浮的。


  要誘動強烈的慈心,生命必須要有真實的追求,首先要體會自己的生命同樣是在缺乏和卑污之中,極需要神的憐憫與幫助,當我們經歷過神的憐憫,才能慢慢體會別人內心的痛苦,再而產生慈憐的心,並且渴望在對方的痛苦中,與他共渡這痛苦的時刻,這是生命寶貴的價值。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2009年6月8日每日讀經進度

進度:彼得前書1章13-21



<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1:13 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原文是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經文的重點在此一轉。彼得一直在說明救恩的榮美。到這裏,他便根據以上所說的一切,提出一系列的勸勉。朱偉慈說:「這裏所作的勸勉,基於起先所提到的福音。……崇高的真理創造出屬靈的動力。福音的要義形成行道的原動力。」



  首先,彼得勸勉聖徒要將心中的腰束上(聖經和合本細字)。將心中的腰束上,是有趣的比喻。中東人所穿著的是長而寬鬆的外袍。他們要趕路的時候,便會在腰間束上帶子(參看出一二11)。這就是將腰束上的意思。然而,彼得說要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是什麼意思呢?信徒進入這個充滿敵意的世界時,他們必須避免慌亂及分心。遭遇逼迫的時候,信徒很容易會驚惶失措及心慌意亂。束上了腰的心,就是一種堅強、沉著、冷靜和常作準備的態度。這樣的心,不會受內心的恐懼或外來的逼迫所影響。



  彼得用謹慎自守幾個字進一步勸勉信徒要有堅固的心。這是指對自我的控制,相對於歇斯底里的狀態。謹慎自守的心,是鎮靜的,穩定的。



  跟著,彼得又鼓勵聖徒要達觀,要向前看: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彼得拿出了基督再來的確據,作為信徒在身處風浪患難當兒仍然堅忍下去的動力。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基督顯現是指他重臨地上,顯為榮耀之時。不過,這也可指聖徒被提,即基督回來接他的聖徒之時。



1:14 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



  1416節的主題是順命的心。順命的兒女不應耽於他們未信主時常犯的罪。他們現在既是基督徒,肩負了主的聖名,便應仿效他來過活。他們若附從這個不虔的世界,就是將他們屬天的品性埋沒了。他們現今既已蒙聖靈光照,就應當除掉他們在蒙昧無知的時候的所作所為。從前…………私欲是指他們還未認識神之時所沉溺的罪惡。



1:15 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我們的生命,應反映那位召我們的神的聖潔性情,而不是效法這個不虔的世界的種種風尚和方式。敬虔的意思,就是與神相似。神的一切作為都是聖潔的。我們要效法他,我們的一切言行舉止就必須聖潔。縱然我們盡此生也不可能跟他一樣聖潔,但我們仍要聖潔,因為他是聖潔的。



1:16 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彼得引用舊約來證明神希望他的百姓效法他。耶和華在利未記十一章44節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住在基督徒心中的聖靈已賜給他們能力過聖潔的生活。舊約的聖徒並沒有這樣的幫助和祝福。然而,由於我們享有更多的權利,也就有更大的責任。彼得引用的這一節舊約經文,在新約聖經中,有更新更深的意義。在舊約中,這是禮儀上的要求;在新約中,這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在舊約中,聖潔只是神的理想目標。真理的聖靈降臨後,這便成為實在的、常有的素質。



1:17 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



  彼得不但勸勉我們要聖潔,還勸勉我們要有敬畏的心。這是指因尊崇而產生的敬畏,是因對神的認識而從心底裏產生景仰。這尤其是指我們認識到,我們所稱為父的那一位,也就是那一位不偏待人,按照他兒女的行為來審判的主。我們既認識他是智慧無限,審判公正,我們便應心存敬畏地過活,謹慎自己的行為,免得令他不悅。父要審判自己的兒女今世的人生;他已將審判罪人的工作交給主耶穌(約五22)



  林克安這樣寫道:「他看望著,留意所有的人,看是否有人抱著誠實的動機,竭盡所能,全心渴望討他的喜悅。」



  我們要存著敬畏的心,度過我們在這地上寄居的日子。這世界並不是基督徒的家。我們是從天家被放逐,居住在異邦中。我們不應安頓下來,彷彿這世界就是永久的居所。我們也不應仿效以這世界為家者的言行。我們應謹記天家才是我們的歸宿,並應有屬天公民的表現。



1:18 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



  信徒在信主之前,跟世上其他的人沒有兩樣。他們的言行舉止,與周遭的人一樣空洞無價值。彼得將他們在未信主時的所作所為形容為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然而,憑著巨大的贖價,他們已經從這無意義的生活中被贖出來。藉著無比的贖價,他們已從世界這籠牢中被救出來。這些被擄去之人的自由,是不是用金銀買回來的呢(參看出三○15)



1:19 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不,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完美無瑕的羔羊的血。基督是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即是說,他無論內外都是絕對純全完美的。信徒若受吸引,反回世俗的享樂去,照世界的方式行事,效法世人的錯謬,他應要記得,基督正是為了要使他脫離這樣的生活而流血的。返回世界就是回頭橫渡鴻溝,回到原岸,這可枉費基督付上驚人的代價,使信徒渡到救恩的岸上。更嚴重的是,這行為其實是對救主的不忠。



  「放棄偉大的救恩,寧取滔滔的罪惡,並加以自圓其說。然後決定與神生命之子的性命換回來的一切了結關係。」



1:20 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 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



  基督為我們成就的,並不是神事後才想出來的補救工作。在創世以前,救贖主已被預定要為我們受死。卻在這末世,就是在律法時代結束之時,他從天上降臨,為要拯救我們脫離過往罪惡的生活。林克安論說:「在這末時,世人用自己的道德來判斷的歷史已在基督的十架上告一段落。人類的道德已盡顯其所能,到此必須在神面前完結了。」



  彼得在這裏加上這些觀念,是要使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基督既為我們受死,把我們從這世界的制度中拯救出來,我們便必須與這世界一刀兩斷。我們活在這世上,卻不屬於這世界。我們不可以避開未信主的人,相反地卻應將福音帶給他們。然而,當我們與他們相交時,卻絕不可參與或容忍他們的罪。我們要用生命證明自己是神的兒女。我們一旦與世人相似,我們的見證便會被削弱。世人若不能察覺我們與他們有別,比他們的生命可羡慕,他們便不會認為有需要信主了。



1:21 你們也因著他,信那叫他從死裏復活、又給他榮耀的 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 神。



  我們是因著他才得以信……神,所以就更應該對主耶穌忠心不二了。是他將天父的心意向我們顯明的。正如伍斯敦說:「人並不是透過神的創造、神權,或律法來認識神,而是透過基督。」天父叫基督從死人當中復活,又給他天上最榮耀的地位,顯示他完全滿意基督的贖罪工作。這一切的結果,是叫我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我們生活起居,行動存活,都是在他裏面,而不是在邪惡的今世制度之中。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主基督快來!你還沒預備好?
1:13 基督快要再來會激勵我們為祂而活,就是在思想上警醒、自覺,並專注在盼望上。你是否已經預備好自己迎見基督呢?



我主是聖潔的;聖潔,我也渴望,檢視自己,赫然發現……
1:14-16 以色列的神,也就是基督教會的神,是聖潔的,祂的道德標準與羅馬的宗教教導迥異。祂不愛爭戰、姦淫和仇恨,也不像第一世紀的外邦宗教那樣殘忍和淫亂。基督教的神充滿憐憫和公義,祂關心每一個跟隨祂的人。聖潔的神期望我們能夠有崇高的道德標準,使我們與祂親近。正如父神一樣,我們要充滿憐憫和公義;也要像主耶穌基督一樣,為著別人而犧牲自己。



神要我們聖潔,是要我們與眾不同?
1:15-16 有些人跟隨基督之後,常常受試探要走回頭路。彼得告訴我們要像我們的天父——凡事都要聖潔。“聖潔”表示對神完全的敬畏和委身,分別為聖讓神使用,並且脫離一切的罪和罪的捆綁。我們要從人群之中分別出來,並不是因為要標新立異,而是神在我們生命中,使我們與他人不同。我們生命的重心和焦點都應是神,這樣才不會走回頭路。我們不能靠自己成為聖潔,但神賜下聖靈來幫助我們,賜我們力量勝過罪惡。不要替自己的軟弱跌倒找藉口;求神賜我們能力,脫離罪的捆綁。



敬畏?恐懼?是,我是有點畏、有點懼;至於“敬畏”嘛……
1:17 “敬畏”並不是指奴僕對殘暴主人的恐懼,乃是信徒對全能神的尊崇。神是全地的審判者,我們不敢漠視祂,也不敢對祂掉以輕心。莫以為我們是神的兒女就可以任意妄為。我們不要作被寵壞的孩子,要作討神喜悅的兒女,對天父存敬畏的心。



贖價——豈止是兩個字——承載的內涵可真多……
1:18-19 “贖價”是指替奴僕贖身的款項。神並非用金錢把我們從罪的權勢下贖回,而是用祂愛子的寶血把我們贖回(參羅6:6-7;林前6:20;西2:13-14;來9:12)。因此,我們不能靠自己脫離罪惡,惟有靠神兒子的生命才能得釋放。



你說甚麼?神在創世之前就安排了基督的救贖計劃?
1:20 耶穌的犧牲,並非神在世界失控後而作出的補救措施。神是全知、永恆的,在世界受造之前就已經安排了這個救贖計劃。這個信息對於猶太信徒來說是極大的安慰。律法沒有因為不能救贖而廢除,律法並基督的來臨都是神永掹計劃的一部分。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