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2012年5月19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歷史

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章11節

  當我和太太參觀倫敦大英博物館時,那些數不清的館藏文物,令我們震撼無比。其中的展覽物品,比美國當地發現的文物早幾個世紀,這提醒了我們歷史的重要性。歷史記錄了不同時代的觀點與看法、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事情的結局。藉著先人的成功與失敗,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

  同樣的,保羅也看見了從歷史當中吸取教訓的重要性。他舉出以色列子民拒絕信靠上帝進入應許之地,最後在曠野漂流(見民數記14章),保羅以此警誡哥林多教會關於錯誤選擇的嚴重後果。然後,保羅又告訴哥林多的信徒:「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章11節)

  上帝已經將聖經賜給我們,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我們以祂子民的歷史作為借鑑。聖經中的教導,有範例也有警告,是要保守我們不致偏行己路,引導我們進入有智慧的生活。但我們是否能從歷史中獲得教訓呢?抑或是我們仍然在重蹈先人的覆轍呢?WEC

主啊,求祢藉著聖經故事教導我。
我們深知祢要藉著這些故事引導我們、
賜智慧給我們。幫助我們因著愛祢而順服祢。
並讓這樣的順服,成為我們一生的目標。阿們!

以上帝子民的足跡為鑒,必定會受益無窮。




--------------------------------------------------------------------------------
靈修靜思

不為已的生命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可八34至35)

  信主以前,我們認為人生在世應該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樂;信主以後,我們看見主給我們一個完全不同目的,祂給我們看見一個不同凡響,一個世人無法企及、無法超越的人生樣板--捨己的人生。

  主降生世間是為著替我們贖罪,為著替我們死;祂活在世上,為著給我們鋪設預備道路、真理和生命。祂或吃或喝,或睡或醒,做一切事都不是為著自己的益處,祂是一個沒有自己的人。

  人生在世必都有一個自己;但是,人若能不為自己,就完全了這個生命。一個完全的生命是不為自己的生命,這樣才成全了自己,也能成全他人。我們總感到有挑不了的重擔,因為我們一直背負著自己,所以主讓我們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我們的心裡就必享安息。人靠自己不能活出這樣的生命,只有求主施恩扶持,才能活出一個榮耀喜樂的人生。      ~海顏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20120518列王紀上21章1-7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21:1 這事以後,又有一事。耶斯列人拿伯在耶斯列有一個葡萄園,靠近撒馬利亞王亞哈的宮。

   《新》靠近…亞哈的宮:亞哈除了撒馬利亞的正式王宮外,在耶斯列尚有一座宮邸(見18:45;王下9:30)。

   《新》撒馬利亞:這國都在此代表整個北國(見16:24註釋)。

   《啟》耶斯列:在以革倫平原上。

   《馬》1~4:本章追溯引致亞哈死亡的事情。地點是耶斯列,亞哈和耶洗別在那裏有一個王宮。王宮的鄰近有一個葡萄園,是屬於耶斯列人拿伯的。亞哈想把葡萄園成為王宮的一部分,讓他作菜園。拿伯拒絕出讓或交換,因為以色列人的律法規定,地業要留在最初劃定的家族內(利二五23-28;民三六7;結四六18)。

21:2 亞哈對拿伯說:「你將你的葡萄園給我作菜園,因為是靠近我的宮;我就把更好的葡萄園換給你,或是你要銀子,我就按著價值給你。」

   《新》你將你的葡萄園給我:在以色列,由於王權受約書上的律法所限制(見申17:14-20;撒上10:25),亞哈便無法仿迦南諸王的慣例,將私人土地沒收(見21:7註釋;又見撒上8:9-17)。

21:3 拿伯對亞哈說:「我敬畏耶和華,萬不敢將我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你。」

   《新》拿伯拒絕交出他的土地,因他深信這地原屬耶和華,而祂既將土地無限期地讓以色列各家使用,各家便應在應許之地上,小心翼翼地保管神所賜的永久家產。

   《啟》拿伯根據摩西的律法拒絕出讓他的葡萄園,因為以色列人依法不可把祖業賣斷給人(利25:23-38;民36:7-8)。耶洗別陷害拿伯,用的也是照律法的規定而作成的圈套(民35:30;申17:5-7;19:15),陷拿伯於罪,將之打死。神也依照律法上的公義來審判亞哈和耶洗別及全家(參13節;出20:16;米較王上21:17-19)。

21:4 亞哈因耶斯列人拿伯說「我不敢將我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你」,就悶悶不樂地回宮,躺在床上,轉臉向內,也不吃飯。

21:5 王后耶洗別來問他說:「你為甚麼心裏這樣憂悶,不吃飯呢?」

   《馬》5~7:當耶洗別發現她丈夫很苦惱、悶悶不樂,又知道是因為拿伯拒絕賣出他的葡萄園,她便向亞哈保證葡萄園很快便屬於他。

21:6 他回答說:「因我向耶斯列人拿伯說:『你將你的葡萄園給我,我給你價銀,或是你願意,我就把別的葡萄園換給你』;他卻說:『我不將我的葡萄園給你。』」

21:7 王后耶洗別對亞哈說:「你現在是治理以色列國不是?只管起來,心裏暢暢快快地吃飯,我必將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給你。」

   《新》你現在是治理以色列國不是:好一句充滿諷刺不屑的話,出自一位熟悉腓尼基與迦南諸暴君行徑之人的口,這些君王在運用權柄來滿足自己私慾的事上,絕不會有片刻遲疑(對照撒母耳在任職期間,對其權柄的運用及態度,撒上12:3-4)。



--------------------------------------------------------------------------------
<聖經靈修版/網路>

位高權大,就可以強人所難,以至懷恨報復嗎?
21:4 亞哈聽到神將施審判的信息後,怏怏不樂地回去。在拿伯不肯把自己的葡萄園賣給他的時候,他的怒氣和對神的悖逆驅使他報復。他想緊握權力,遂使烈怒變成仇恨,進而謀殺。拿伯本想持守神的律例,在家族之中盡本分保守祖業,卻遭報復。以色列歷史中,兩個最邪惡的首領亞哈與耶洗別的殘忍以及同惡相濟,通過這件事暴露無遣。



2012年5月18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非我所願

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詩篇37篇7節

  我的人生並沒有按我的計畫進行。我曾希望自己可以在十九歲結婚,生半打孩子,當個賢妻良母。然而,我卻投入了職場,四十多歲才結婚,沒有孩子。有好多年的時間,我心裡盼望著詩篇37篇4節,能成為上帝給我的應允和承諾:「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

  但是,上帝並非總是都會「成全」(5節)。而這些沒有被實現的心願,偶爾會引發內心的傷感。也許,你和我一樣,生活也並非按照你的心願,但是從詩篇37篇裡得到的一些心得,對我的確有些助益(雖然這篇詩的主旨,是在將我們與那些作惡的人作比較)。

  在第4節裡,我們學到不要讓生活中那些沒有實現的願望,剝奪我們的喜樂。當我們愈來愈明白上帝的心意時,祂便成了我們的喜樂。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5節)。「交託」一詞意指「滾向」。聖經教師老洛克易爾說:「『當將你的事滾向耶和華』就好像一個人把他所無法承擔的重擔,交在一個比他更強壯之人的肩頭上一樣。」

  「並倚靠祂」(5節)。當我們帶著信心,將大小事都交託給上帝時,我們就是「默然倚靠耶和華」了,祂必要成就為我們設計的美好計畫。AMC

當我走在那生命旅途,
雖然看不清前方道路,
但我只需跟隨祂腳步,
因祂已為我設計藍圖。Thiesen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
──箴言16章9節




-------------------------------------------------------------------------------------
靈修靜思

四季更疊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三1)

  當春天到臨,萬物復甦,花樹經過一個冬天的蘊藏、忍耐,終於迎來了開花的季節。太陽溫暖地照著大地,雨水的滋潤,使在冬天飽受乾旱、嚴寒、霜雪的花樹,在春天得到安慰和獎賞。它們開花放香,把美帶給人間,把讚美和榮耀歸給造它們的主。

  基督徒的人生也有四季,有火熱愛主、熱心事奉的夏季;有苦難煎熬、心灰意冷的冬天;有醫治、釋放,重返生機的春天;更有結出飽滿籽粒的金秋。我們的人生歲月在神的手裡,每個季節都是我們生命不可或缺的破碎和建造的過程,老我的生命在這過程裡漸漸地死亡,基督的身量也在這個過程裡漸漸長成。

  所以,無論處在哪個季節,我們總是有堅固的保障和堅定的盼望。冬天到了,我們就知道,春天必在前面;也明白夏天的熱情,必會走向秋天謙卑成熟的季節。如此便對自己不驕躁、不失望;對他人也不論斷、不苛求。四季更疊,令我們經歷著豐富的屬靈人生的體驗,生命也在這些經歷中走向成熟和豐盛。      ~海顏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