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20090715讀經: 撒下4:1-12


<新國際版研讀本>



4:1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聽見押尼珥死在希伯崙,手就發軟;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



  手就發軟:伊施波設很清楚他沒有押尼珥不行(見2:8註釋)。



  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面臨內戰的威脅,而北方支派卻失去了惟一強有力的領袖。



4:2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有兩個軍長,一名巴拿,一名利甲,是便雅憫支派、比錄人臨門的兒子。比錄也屬便雅憫。



  比錄:基遍的一座城(書9:17),分配給便雅憫支派(書18:25)。



4:3 比錄人早先逃到基他音,在那裏寄居,直到今日。



  基他音:位置不詳。



4:4 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才五歲。他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



  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是瘸腿的:作者要強調,自伊施波設死後(見4:6),掃羅家實際上已無人可繼承王位。



  米非波設:此名原為米力巴力(為「巴力的敵人」之意,見代上8:34)。可能應當作「米里巴力」(為「巴力所愛的」之意),但撒母耳記作者將他改為米非波設(即「出自可恥者的口」之意)。見2:8「伊施波設」註解。



4:5 一日,比錄人臨門的兩個兒子利甲和巴拿出去,約在午熱的時候到了伊施波設的家;伊施波設正睡午覺。



4:6 他們進了房子,假作要取麥子,就刺透伊施波設的肚腹,逃跑了。



4:7 他們進房子的時候,伊施波設正在臥房裏躺在床上,他們將他殺死,割了他的首級,拿著首級在亞拉巴走了一夜,



4:8 將伊施波設的首級拿到希伯崙見大衛王,說:「王的仇敵掃羅曾尋索王的性命。看哪,這是他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



  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身上報了仇:利甲和巴拿以虔誠的辭句描述他們如何暗殺伊施波設,期望大衛會因此誇獎他們作的好事;他們實際上大大判斷錯了。



4:9 大衛對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他兄弟巴拿說:「我指著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起誓:



  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一種發誓用的套語。



4:10 從前有人報告我說,掃羅死了,他自以為報好消息;我就拿住他,將他殺在洗革拉,這就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



4:11 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



  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宣判死刑(見創9:5-6)。此處大衛作了他不能對約押作的事(見3:29註釋)。



4:12 於是大衛吩咐少年人將他們殺了,砍斷他們的手腳,掛在希伯崙的池旁,卻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裏。



  他們的手腳:暗殺伊施波設的手,和跑來報信的腳。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恐懼的臨到,能讓全身失去力量;在恐懼侵襲時,可以靠著甚麼面對?
4:1 伊施波設是靠別人(押尼珥)壯膽的人。他沒有仰賴神,押尼珥一死,他就一無所有了。他遭遇危機、受到壓力,就被恐懼嚇倒。恐懼能使我們癱瘓,惟有信心與倚靠神能勝過懼怕(參提後1:6-8;來13:6)。只要信靠神,就能放膽地克服身邊的困難。



米非波設是個怎樣的人?
4:4 有關米非波設的其餘事蹟,可參閱9章;16章1至4及19章24至30節。



義人是指伊施波設嗎?如何理解?
4:11 大衛稱伊施波設為“義人”。他既是掃羅的兒子,想承襲王位也是理所當然的。他想作王並不是錯,只是生性軟弱,不能抵擋不義和罪行。大衛知道他不是統一全以色列的領袖,所以無意殺害他。神既應許將國度賜給大衛,他就深知神必成全自己的應許。



  大衛聽到伊施波設的死訊,就甚惱怒,他從來沒有傷害過掃羅,更認為暗殺乃是懦夫的做法。他想統一以色列,但不想在自己的臣僕與伊施波設的軍兵之間,種下永不磨滅的芥蒂。為了表明自己與除滅掃羅王族絲毫無關,於是下令處死殺害伊施波設之人,並將伊施波設的首級厚葬。這時以色列各支派都承認大衛是強大的領導者,立誓向他效忠。毫無疑問,來自非利士人的威脅,加上大衛的軍威和成就(參撒上18:7),必定有助於民族的統一。








2009年7月15日靈修小品


靈命日糧




熱忱



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14章26節)



  涅恰耶夫是19世紀卡爾·馬克思(KarlMarx)的弟子,曾參與刺殺俄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行動。他寫過:「身為革命者……毫無個人和經濟利益,無個人情感、無附屬品、無財產,也無名。他的整個思想和熱忱都完全投入在革命中。」儘管他的動機與目標是錯誤的,涅恰耶夫的陳述卻展現出他對革命的專注,完全地委身。



  主耶穌要門徒真實地委身,在路加福音14章裏,我們讀到當他去耶路撒冷時,有很多眾人追隨他(25節)。或許這些跟從者認為自己是他的門徒,但主耶穌教導他們,跟從他不只是認識他而已。他解釋了成為門徒的真正意義,他給做門徒的代價下了定義:將主耶穌擺在首位。沒有任何事情,甚至是父母或自己的生命,能取代主耶穌在我們心中的地位(26-33節)。耶穌的門徒,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的門徒,都必須認知,假如上帝在他們的生活中居首位,他們的財產甚至社會關係必須是次要的。



  主耶穌呼召門徒要全心全意地、充滿熱忱地、完全地專注於他。MW



求主讓我內心火熱,叫我持續禱告;
當這世界正在淪亡,我們偏行己路;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目標無熱忱;
求主讓我內心火熱,讓我禱告不停!Cushman



我們對主耶穌的愛便是屬靈熱忱之鑰。

http://www.rbcintl.org/odb/b5-odbtxt.php?lang=b5




-------------------------------------------------------------------------------------------------
生命的信念/知信行網上團契



神是我的密友心願



經文列王紀下二十1-7



  希西家的事跡可以說極富傳奇性,他剛從以賽亞先知宣佈神的意思,知道自己將離世的消息,便向神禱告,竟因此改變了神的計劃。



  希西家的禱告,其實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傾訴,甚至他根本沒有向神求過甚麼,那麼神為甚麼這樣重視他的禱告呢?從希西家當時的心情及姿勢來看,我們可以明白其實神重視希西家的心。希西家轉臉朝牆暗暗地傾訴他內裡的痛苦,他曾領導百姓專心倚靠神,得到神的拯救,這一刻他竟不能勝過疾病的折騰和死亡的迫近,他的心實在不願意,因此他痛哭了。



  當一個人從內心傾訴他的苦情及心願,作為人密友的神,自會深深體會這份心情並且施恩;縱然神不一定會完全順應我們所求所想,但祂必定會按著祂最美好的旨意,回應並尊重我們的心。可惜太多時候,當我們落在痛苦之中,我們大多是埋怨神、強求神,卻沒有按密友之情去尊重神,也沒有向祂付上深情的傾訴。你只須把你的心願向神傾訴,尊重神一切的決定,你就會經歷與神更深的情誼。

http://www.ccfellow.org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2009年7月14日每日讀經進度

進度:撒母耳記下3章17-39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


3:17 押尼珥對以色列長老說:「從前你們願意大衛作王治理你們,


  以色列長老:由各支派領袖組成的非正式的集體領導團。


  你們願意大衛作王:伊施波設的支持者顯然大都來自便雅憫支派和約旦河東的基列人。


3:18 現在你們可以照心願而行。因為耶和華曾論到大衛說:『我必藉我僕人大衛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脫離非利士人和眾仇敵的手。』」


  耶和華曾論到大衛(編者註:「論到」新國際版譯作「應許」)到此時撒母耳膏立大衛的事必已為眾所周知(見5:2)。押尼珥大概將此膏立解釋為耶和華對大衛的應許,因為撒母耳是耶和華重用的先知。


3:19 押尼珥也用這話說給便雅憫人聽,又到希伯崙,將以色列人和便雅憫全家一切所喜悅的事說給大衛聽。


  押尼珥也用這話說給便雅憫人聽:由於掃羅家族出自便雅憫支派,押尼珥就謹慎地徵詢便雅憫人對將王權轉給猶大支派的意見,顯然他們都同意了。但押尼珥處理此事時不免運用了有助於達成他目的方式


3:20 押尼珥帶著二十個人來到希伯崙見大衛,大衛就為押尼珥和他帶來的人設擺筵席。


3:21 押尼珥對大衛說:「我要起身去招聚以色列眾人來見我主我王,與你立約,你就可以照著心願作王。」於是大衛送押尼珥去,押尼珥就平平安安地去了。


3:22 約押和大衛的僕人攻擊敵軍,帶回許多的掠物。那時押尼珥不在希伯崙大衛那裏,因大衛已經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地去了。


3:23 約押和跟隨他的全軍到了,就有人告訴約押說:「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來見王,王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地去了。」


3:24 約押去見王說:「你這是做甚麼呢?押尼珥來見你,你為何送他去,他就蹤影不見了呢?


3:25 你當曉得,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來是要誆哄你,要知道你的出入和你一切所行的事。」


  是要誆哄你:約押蔑視押尼珥,因押尼珥殺了他的弟弟(2:18、23;3:27);他也設法玷辱他,使大衛懷疑他不過是個機會主義者。此外,他可能也感到押尼珥若加入大衛陣營,自己的領導地位就會受到威脅,因為押尼珥顯然是北方支派中的強人。


3:26 約押從大衛那裏出來,就打發人去追趕押尼珥,在西拉井追上他,將他帶回來,大衛卻不知道。


3:27 押尼珥回到希伯崙,約押領他到城門的甕洞,假作要與他說機密話,就在那裏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這是報殺他兄弟亞撒黑的仇。


  約押…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約押謀殺押尼珥實不可原諒,因既不發生在戰場上,也不是合理的報血仇方式。亞撒黑當初是在戰場上被押尼珥殺死的。


3:28 大衛聽見了,就說:「流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的血,這罪在耶和華面前必永不歸我和我的國。


3:29 願流他血的罪歸到約押頭上和他父的全家;又願約押家不斷有患漏症的,長大痲瘋的,架柺而行的,被刀殺死的,缺乏飲食的。」


  願流他血的罪歸到約押頭上和他父的全家:大衛先表明他個人或官方都未參與謀害押尼珥的計謀(3:28),然後咒詛約押,求神審判此惡行。在此關鍵時刻,大衛與北方支派之間的關係是很微妙的,他似乎還不覺得自己的地位夠穩固,可以將約押公開繩之以法(見3:39)。這罪行一直到所羅門作王初期才受到懲罰。


3:30 約押和他兄弟亞比篩殺了押尼珥,是因押尼珥在基遍爭戰的時候殺了他們的兄弟亞撒黑。


3:31 大衛吩咐約押和跟隨他的眾人說:「你們當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大衛王也跟在棺後。


  約押:他也被迫加入哀哭的行列。可能很少人知道約押的罪行,而大衛也希望暫時將此事保密。


3:32 他們將押尼珥葬在希伯崙。王在押尼珥的墓旁放聲而哭,眾民也都哭了。


  希伯崙:此時還是大衛的首都。


  王在押尼珥的墓旁放聲而哭:押尼珥的被殺,有可能破壞全國在大衛統治下統一,所以大衛盡其所能要向百姓表明,他在這事上是清白的。他此舉十分成功(見3:36-37)。


3:33 王為押尼珥舉哀,說:押尼珥何竟像愚頑人死呢?


3:34 你手未曾捆綁,腳未曾鎖住。你死,如人死在罪孽之輩手下一樣。於是眾民又為押尼珥哀哭。


3:35 日頭未落的時候,眾民來勸大衛吃飯,但大衛起誓說:「我若在日頭未落以前吃飯,或吃別物,願 神重重地降罰與我!」


  願神重重的降罰與我:發誓常用的咒語。


3:36 眾民知道了就都喜悅。凡王所行的,眾民無不喜悅。


3:37 那日,以色列眾民才知道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並非出於王意。


3:38 王對臣僕說:「你們豈不知今日以色列人中死了一個作元帥的大丈夫嗎?


3:39 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願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


  願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見3:29註釋。


-------------------------------------------------------------------------------------------------

<聖經靈修版/網路>


長老們為甚麼支持押尼珥的行動?
3:19 掃羅、伊施波設、押尼珥都屬於便雅憫支派,這支派眾長老支持押尼珥把國交給大衛,他們很可能捐棄支派的成見和嫉妒心,一心想要國家統一。


怨恨容易使人以惡報惡,我心中是否也隱藏著一些怨懟,忘記伸冤在神?
3:26-29 約押沒有讓神來伸冤,反而自行報押尼珥殺他兄弟之仇。但是報仇使他自己也遭災(參王上2:31-34)。罪有應得之人,神必報應(參羅12:19),不要因仇敵遭難就幸災樂禍,更不要圖謀報復。存心報復會使你心裡失去平安,並增加冤冤相報的機會。


冤冤相報,不單種下深仇,而且更是對神的律法的蔑視……
3:27 押尼珥出於自衛,殺了約押的兄弟亞撒黑,約押則為了報兄弟之仇,也為著保全自己作以色列軍事領袖的地位,殺死了押尼珥。出於自衛而殺人的,在逃城之中應得保障(參民35:22-25)。約押在逃城希伯崙(參書20:7)施行報復、殺害押尼珥,顯示他毫不尊重神的律法


大衛因何震怒,以致詛咒約押?
3:29 大衛說,約押的後裔必不潔淨、不健康並且貧窮缺乏。他為何這樣嚴厲地咒詛約押呢?他為押尼珥的死而惱怒,是因為:(1)他痛失一位能征善戰的軍事英才。(2)他想表明謀殺押尼珥的罪責在於約押,不在於他自己。(3)他作以色列全族之王已經在望,他要招降北方眾支派,押尼珥本是個關鍵的人物,現在押尼珥的死可能令內戰死灰復燃。(4)約押破壞了大衛保護押尼珥的約定。約押謀害人,破壞了大衛的計劃,而這罪魁禍首竟是大衛的元帥,難怪大衛如此震怒!


大衛的哀哭意味著甚麼?
3:31 大衛跟在靈柩後面哭,表示喪禮由他主持。


讓兇手為受害人哀哭,大衛此舉的用心是——
3:31-39 大衛吩咐約押為押尼珥哀哭,可能由於很少人知道真兇正是約押,而且大衛也不想再惹麻煩。如果他真是這麼考慮的話,大衛就是看堅固國位重於秉行公義了。


大衛為甚麼不秉行公義,懲罰約押?
3:39 大衛提到約押與亞比篩,二人乃是洗魯雅的兒子。大衛尤其難以駕馭約押,儘管他對大衛忠心忠誠,卻我行我素、倔強頑強;不過大衛為了得他的效忠,甘願對他的事作彈性處理,沒有嚴加懲處。


  約押謀害押尼珥,顯明根本不服王法。大衛雖然不滿他的惡行,卻容許他不受懲罰,因為(1)處罰約押,軍隊可能造反;(2)約押是他的外甥,嚴懲他會引起家庭紛爭;(3)約押也是出於猶大支派,大衛不願意自己支派眾叛親離;(4)約押治軍有方,除掉他會失去能征善戰的元帥。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