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20110310馬太福音13章1-23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聖經注釋/網路>

13:1 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裏出來,坐在海邊。

  《馬》耶穌從房子裏出來,坐在加利利海邊。祂在那房子曾治好被鬼附的人。許多研究聖經的人把房子看爲是指以色列國,把海邊看爲是指外邦人。所以,主的行動象徵著與以色列破裂;在“過渡階段”中,國度要傳揚到萬國去。

13:2 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

  《馬》因爲有許多人到海灘聚集,祂只得上船,然後用比喻教訓眾人。比喻是內含有屬靈或道德教訓的故事。這些故事的意思不能從表面得知,也不能立刻明白。以下七個比喻告訴我們,國度在耶穌第一和第二次降臨中間的時候,是什麽模樣的。

  首四個比喻是向群眾說的;最後三個是特別向門徒說的。主向門徒解釋了首個和第七個比喻,讓他們(和我們)自己運用祂已給予的鑰匙解釋其餘的比喻。

13:3 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新》3~9:有關這第一個比喻的解釋,見13:18-23。

  《新》比喻:英文「比喻」(parable)一詞源於希臘文parabole,直譯是「放在旁邊」,即指一個比較或實例。在新約聖經中,它最常用來指耶穌從自然界及人民生活所取材的喻道故事。符類福音中記有三十個這類故事。約翰福音不用比喻,但用其他文學方式表達(見可4:2;路8:4等註釋)。

  《馬》第一個比喻是關於一個撒種的人。他把種子撒在四種不同的土壤上。當然,種子有了不同的結果。

13:4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馬》4~8:--土壤-----------------結果------

      1.堅硬的路旁------1.種子被飛鳥吃掉。

      2.土淺石頭地上----2.種子很快便發芽,但沒有根;日頭出來一曬,就枯乾了。

      3.布滿荊棘的地----3.種子雖然發芽,但因爲荊棘的緣故,沒法長起來。

      4.好土地----------4.種子發芽,長大結實,收成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13:5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新》石頭地:不是鋪滿小石子的地,而是堅硬石層上的淺土地。

13:6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13:7 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

13:8 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13:9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馬》耶穌以隱晦的勸誡結束這個比喻。祂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祂用比喻,向群眾傳遞了重要的信息,同時向門徒傳遞了另一個不同的信息。我們絕不能輕忽祂這番話的精義。

  雖然我們很想知道這個比喻的意思,但因爲主在第18至22節中親自作了解釋,讓我們暫且按捺住我們的好奇心,稍後再看這個比喻。

13:10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

  《馬》門徒不明白爲何主用隱晦的比喻對眾人講話,所以便叫耶穌解釋運用這種方法的因由。

13:11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啟》天國的奧祕:就是神的國要藉著神子耶穌的降生、替死與復活,通過地上的教會和信徒的團契建立起來,叫一切肯認罪悔改信靠祂的人都可以成為神國的新子民、新兒女,得享那永遠的生命。

   這是自創世以來便預定的計劃。神的國已在耶穌和祂的教訓與事工上開始了。不過,這些奧祕,神過去一直隱藏,現在才透露(17節)。

  《馬》從耶穌的答話中,可見祂把不信的群眾與相信祂的門徒顯著區別出來。很明顯,群眾──普遍的以色列百姓──是拒絕耶穌的,儘管他們的拒絕到耶穌被釘十字架才到達白熱化的階段。神不許他們明白天國的奧秘(秘密),卻幫助真正的門徒去明白。

  新約裏的奧秘是人從未知曉的事實。這些事若不靠屬神的啓示,是永遠無法明白的。不過,神現在卻把這些事向人啓示。天國的奧秘是指在那時過渡階段的國度中仍未爲人明白的真理。對於等候的人來說,天國有一個過渡階段是一個奧秘。這些比喻描述王不在地上時的天國的一些特徵。故此,有人稱其爲“天國奧秘的形式”──奧秘不是天國本身怎樣奧秘,而是指天國在那時以前從未爲人所知曉。

13:12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啟》已經認識神國的人,還要讓他們多得這寶貴的知識,成為完全;不肯接受的人,連他們已有的,例如對舊約律法的認識,因為缺少主耶穌的啟示,也會逐漸失去。

  《馬》把這些奧秘向門徒啓示,而把群眾摒於門外,似乎是專斷的做法。可是主解釋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因爲門徒相信主耶穌,所以得著更多。他們既接受了光,便要得著更多的亮光。相反,猶太國拒絕世上的光,他們不但得不到更多的光,而且會失去僅有的亮光。拒絕光的結果是被光拒絕。

13:13 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

  《新》13~14:耶穌因著人屬靈方面的遲鈍,才用比喻教訓人(見路8:4註釋)。

  《啟》用比喻來說明像天國這樣深奧的道理,心地純正謙卑的人,有尋求真理的心,神給他認識這奧祕的恩典(12節),聽了就能明白比喻中所含至理;但成見已深,為傳統所囿、眼睛閉著的人,則一點也不能明白。就像撒在石頭上的種子,很快就枯乾了;只有心田如好土的,才能結實豐盛。

  《馬》馬太亨利把比喻比作雲柱和火柱,使以色列人甦醒、埃及人迷惑的。這些比喻要向真心而渴望明白的人啓示,但“對於與耶穌爲敵的人來說,這些比喻卻惹起了他們的憤恨。”

  所以問題並不在於主提出的是否怪念頭,反而是他們的外在表現有問題。從他們的外在表現反映出內裏生命的素質──法理上的盲目不過是出於內裏的冥頑不靈。因爲這個緣故,耶穌便用比喻向猶太人講話。伍德寧這樣說:“因爲他們不愛真理,所以得不著真理之光。”他們拒絕看見真理、認識真理。真理已經降臨,並且在他們前面,他們卻這樣堅決拒絕看見祂。他們不聽神的話。神帶有生命力的道在他們中間,但他們卻不聽從祂。他們不願明白神降世的奇妙大事;所以,明白真理的能力要從他們中間被攆走。

13:14 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馬》14~15:他們的生命正應驗了以賽亞書六章9至10節的預言。以色列的心給油蒙了,他們的耳朵對神的聲音毫不敏銳。他們一意孤行,眼睛閉著。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看見、聽見、明白和悔改,神便會醫治他們。可是,儘管他們有病,需要醫治,卻拒絕神的幫助。因此,他們要受懲罰。他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13:15 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13:16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

  《馬》16~17:門徒得著的是極大的權柄,因爲他們看過了以前從未有人看過的。舊約的先知和義人何等渴望彌賽亞的到來,但他們的渴望都落空了。門徒卻蒙恩活在這歷史的關鍵時刻,能夠看見彌賽亞,見證祂的神蹟大能,並聽見耶穌親囗的教訓;祂的教訓又是何等超凡、沒人能媲美的。

13:17 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13:18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

  《馬》主解釋了用比喻的因由,便解釋四種土壤的比喻。祂沒有說撒種的代表什麽,但我們可以肯定,撒種的代表了祂自己(37節),或是代表了傳天國信息的人。祂把種子解釋爲天國的道理(19節)。土壤代表了聽見信息的人。

13:19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馬》堅硬的路旁指拒絕接受信息的人。他們聽見福音,但不明白──不是因爲他們沒能力理解,是因爲他們不肯理解。飛鳥是指撒但;牠把種子從這類人的心裏奪了去。牠不過是與這類人互相合作吧了,因爲這類人自己根本已選擇了荒涼貧脊之地。法利賽人正是這些頑梗的聽眾,是堅硬的土地。

13:20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

  《馬》20~21:耶穌講石頭地時,是指這些石頭地上有一層淺薄的泥土。這些土壤代表聽見道而歡喜領受的人。撒種的人起初得意洋洋,以爲他傳的道是何等的成功。過了不久,他才汲取了教訓,知道人們歡笑快樂地接受信息並非好事。首先,他們必須知罪、痛悔和認罪。看見一個尋求神的人哭喪著臉走向加略山,總比看見他輕散浮誇地從楹間走下更有指望。膚淺的泥土孕育出膚淺的信,這種信心紮根不深。當遇到猛烈的陽光,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這種人便覺得不值,決心放棄信仰,不再跟隨主基督。

13:21 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13:22 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馬》布滿荊棘的土地代表聽見道,但膚淺虛僞地領受的人。他們看來是天國真正的子民,但轉瞬間,世上的思慮、對錢財的貪愛壓住了他們對信仰的熱誠興致。他們的生命沒有爲神結出果子。

  有人以一個擁有龐大貿業、貪愛錢財父親的兒子來闡釋這點。這個兒子青年時聽過神的話,但後來卻在商場上打滾。他不久便要選擇討好他的主,還是他父親。所以,種子雖然撒下了,而且也發了芽,但土地長有荊棘;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貪戀已經在這裏了。他作出妥協,滿足父親的願望,把自己沉溺在商場上,視今生的事爲最重要。他的生活過得挺愜意,但卻忽略了天上的事。當他退休的時候,想懂得多點屬靈的事,但神是不可開玩笑的。那人退休後,在短短數月間突然逝世。他遺下了當時的九萬英鎊和屬靈荒廢的生命。荊棘擠住了神的話,使人結不出果子來。

13: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馬》好土代表真正的信徒。人聽道明白了,實行他所聽的。雖然這些信徒結出不同數量的果子,但從他們結的果子,可見他們擁有屬神的生命。這裏的果實可能是指流露基督的品格,而不是爲基督得回來的靈魂。新約中“果子”一詞通常是指聖靈的果子(加五22-23)。

  那麽這個比喻對群眾來說是什麽意思?很明顯,是在警告聽道而不行道的危險。同時,鼓勵人們真心領受神的話,然後爲神結出果子,以顯出他們信仰的真實。對於門徒和以後跟隨耶穌的人來說,這比喻讓他們有心理準備,知道聽道而真正得救的人是何等的少,好接受這個可悲的事實。這比喻把基督忠心的信徒從迷惑中拯救出來,藉著福音的傳遍,世界得以改變過來。同時,這比喻提醒了門徒要防避抗拒福音的三大敵人:(1)魔鬼(飛鳥──惡者);(2)肉體(猛烈的太陽──患難或逼迫);和(3)世界(荊棘──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貪戀)。

  最後,門徒清楚看見,品格上的投資會帶來極豐富的收獲。三十倍是百分之三千的回報;六十倍是百分之六千的回報;一百倍是百分之一萬的回報。其實,真正悔改歸主的收獲是無法衡量計算的。一個寂寂無名的主日學老師在慕迪身上經營投資。結果,慕迪搶救了許多的靈魂,獲救的人又同樣搶救了更多的靈魂。所以,那主日學老師所作的起了連鎖的作用,這作用是長遠不止息的。



-------------------------------------------------------------------------------------------
<聖經靈修版/網路>

比喻奧妙引興趣,真心尋求人聰明,懶惰頑固聽不見,你是前者?或後者?
13:2-3 耶穌對會眾說話時用很多比喻,用一些熟悉的事物來對比不熟識的事情,幫助我們藉日常的事物和關係來明白屬靈的道理。比喻引起聽眾發現真理的興趣,同時向那些懶惰、頑固的人隱藏真理,使他們看不見,對於誠心尋求的人,真理就變得明顯清楚了。我們一定要小心,看比喻要避免把原來不是比喻的意思強加進去。除非耶穌特別指明,通常每個比喻只有一個喻意而已。

播種栽培是農夫的工作,可發芽生長人卻不能掌握;屬靈農夫的工作又如何?
13:8 這個比喻對屬靈的“農夫”,就是教導、傳福音和引導別人的人,是一個很大的鼓勵。農夫撒種,並非所有種子都能夠發芽生長,都有相同程度的成長和收成。你儘管去忠心地教導真理,即使不常看見有果效,也不要失望,我們不能以數學的方法來強解真理,即結好果子的比率是四分之一。神使用你說的話去帶領別人到祂那裡,就是聖靈的神蹟了。

你聽過風的呼喚嗎?你留意到海浪的拍子嗎?還有……
13:9 人的耳朵可以聽見許多聲音,但這裡的“聽”含有一種更深入的意思,是指屬靈的領悟。倘若你真誠地尋求神的旨意,就有屬靈的聽覺,而這些比喻將會使你有新的領悟。

講比喻不是會叫真理變得更複雜嗎?
13:10 主耶穌講比喻時,沒有向真誠的尋求者隱藏真理,對於接受屬靈真理的人,這些比喻使真理變得容易明白,但對於其他人,這些比喻只是一些沒有意義的故事。這樣既可以讓耶穌用屬靈的食物餵養飢餓的人,同時又可以避過仇敵的陷阱。

靈命成長,也如逆水行舟?
13:12 這兩句說話的意思是我們有責任好好運用我們所擁有的,當人拒絕耶穌,剛硬的心就會令他們失去僅有的領悟力。

我既愛主的信息,也捨不得今世的一切……
13:22 要同意基督的教導卻又不打算遵行,並不困難。我們很容易責備別人對今生的憂慮,或怒罵金錢迷惑人心,自己卻仍然過著原來的生活,不打算改變甚麼。在與神同在的永生裡,你現在的憂慮合理嗎?如果你能得到一切你想要的東西,卻失去與神同在的永生,那這等東西還值得弄到手嗎?

好“土”、壞“土”會集於一身?
13:23 這四種土壤代表人對神信息的不同反應,不同的反應是由於不同的預備狀態。有些人剛硬,有一些膚淺,一些因為旁騖而被紛擾,有一些接受。神的道如何在你的生命裡扎根呢?你是哪一類型的土壤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