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20130327馬可福音15章1-20節



<新國際版研讀本、啟導本、馬唐納新約聖經注釋/網路>

15:1 一到早晨,祭司長和長老、文士、全公會的人大家商議,就把耶穌捆綁,解去交給彼拉多。

   《新》一到早晨:羅馬官員的工作日,天一亮就開始。

   《新》早晨:受難週的禮拜五。

   《新》商議:(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定案」)顯然是要在民事官員面前控告耶穌犯叛國罪,而非僭妄罪(見路23:1-14及路23:2註釋)。

   《新》彼拉多:主後二十六至三十六年猶太地的羅馬巡撫,其官邸設在地中海岸的凱撒利亞(一九六一年考古學家在凱撒利亞掘出一塊彼拉多時代的石碑,上面刻有他的名字)。每當來到耶路撒冷,彼拉多就住在大希律王所建造的華麗王宮裏,該王宮位於聖殿西面略偏南之處。馬可在15:16以「衙門院」稱此王宮,耶穌就是在這裏受羅馬人審問。

   《啟》彼拉多是羅馬政府設立的總督,主後26年上任,管轄猶太地。總督的權力很大,可以指揮軍隊,管理財政,征收稅項,設立大祭司,審斷案件,且對百姓有生死之權。彼拉多審訊耶穌時優柔寡斷,為求避免猶太官民的衝突,討好猶太人,以圖鞏固一己的政治地位,不惜犧牲耶穌。

   彼拉多的行政總部設在凱撒利亞,但有一行宮設在耶路撒冷。耶穌受審的“衙門”就是彼拉多的府邸。逾越節期間,猶太人來京城的大增,動亂難免;彼拉多在耶城坐鎮。

   《馬》本節記述全公會在早晨聚集,也許要召集眾人,通過昨晚的不法行動。結果,耶穌被捆綁,解去巴勒斯坦的羅馬巡撫彼拉多那裏。

15:2 彼拉多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

   《新》彼拉多問他:羅馬帝國的行政長官是惟一在羅馬法庭中有權審判的人。

   《馬》到這時刻,耶穌已在宗教領袖前受審,定了褻瀆的罪。現在祂要在民事法庭,被控叛國的罪。民事審訊分三個階段──先在彼拉多前,接著是希律,最後又是彼拉多。

  彼拉多問主耶穌是否猶太人的王;若是,祂就算爲要推翻凱撒,有叛國的罪。

15:3 祭司長告他許多的事。

   《新》許多的事:見路23:2註釋。當時在刑事案件中,多項指控是常有的事。

   《馬》3~5:祭司長向耶穌諸多控告。彼拉多難以理解祂面對這麼強硬的指控,仍處之泰然,便問祂爲何不自辯,耶穌對他的批評仍不回答。

15:4 彼拉多又問他說:「你看,他們告你這麼多的事,你甚麼都不回答嗎?」

   《新》你甚麼都不回答嗎:根據羅馬法律,如果耶穌不為自己辯護,彼拉多就必須宣告祂有罪。

15:5 耶穌仍不回答,以致彼拉多覺得希奇。

15:6 每逢這節期,巡撫照眾人所求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

   《新》每逢這節期:(編者註:新國際版譯作「按例,每逢這節期」)見約18:39註釋。

   《馬》6~8:羅馬巡撫在節期裏有個傳統,就是要釋放一個猶太囚犯──對不滿的民眾的一種政治賄賂。其中一個有資格的犯人是巴拉巴,他犯了作亂和殺人的罪。彼拉多提出要釋放耶穌的時候,是存心要嘲笑那滿心嫉妒的祭司長,祭司長便挑唆眾人求釋放巴拉巴。那些指控耶穌叛逆凱撒的人,如今竟求釋放一位確實犯了叛國罪的人!祭司長的立場是無理而荒謬的──罪就是這樣。其實,他們嫉妒祂是因爲百姓愛戴祂。

15:7 有一個人名叫巴拉巴,和作亂的人一同捆綁。他們作亂的時候,曾殺過人。

   《新》巴拉巴:大概是猶太革命組織奮銳黨的一員。

   《新》作亂的時候:有關這次革命,沒有其他史料可供稽考,但從馬可提及它的語氣,似乎是件眾所周知的事。在羅馬官員管轄之下,這類叛變是常有的(見路13:1)。

   《啟》巴拉巴:是著名亂黨首領,可能是一次叛亂的主謀(參路23:18-25),後被捕下監。《約翰》18:40說他是“強盜”,此字希臘原文可指“亂黨”。比較14:48。

15:8 眾人上去求巡撫,照常例給他們辦。

15:9 彼拉多說:「你們要我釋放猶太人的王給你們嗎?」

   《馬》9~14:彼拉多想要知道,他當如何對待這位稱爲猶太人的王的耶穌。眾人野蠻地高嚷著:“把祂釘十字架!”彼拉多要找到原因,卻找不著。暴民的歇斯底裏情緒急升,他們只知道喊叫:“把祂釘十字架!”

15:10 他原曉得,祭司長是因為嫉妒才把耶穌解了來。

15:11 只是祭司長挑唆眾人,寧可釋放巴拉巴給他們。

15:12 彼拉多又說:「那麼樣,你們所稱為猶太人的王,我怎麼辦他呢?」

15:13 他們又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

15:14 彼拉多說:「為甚麼呢?他做了甚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地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

15:15 彼拉多要叫眾人喜悅,就釋放巴拉巴給他們,將耶穌鞭打了,交給人釘十字架。

   《新》鞭打:羅馬人用的鞭子是由幾條皮帶編成的,皮帶近末端鑲有骨塊和鉛塊。猶太人限定最多只能打四十下(為免數錯,實際上打三十九下),但羅馬人卻沒有這種限制;因此受羅馬鞭刑的犯人,很多都被打死。

   《啟》羅馬人鞭打犯人所用的鞭子,在皮條上嵌有骨頭與金屬,受過鞭刑的人很少能生還。

   《馬》彼拉多優柔寡斷,只好惟命是從──就釋放巴拉巴,卻鞭笞耶穌,把祂交給兵丁釘十字架。這是個怪誕的不義裁決。然而,這是我們的救贖比喻──那無罪的被交到死地,叫該定罪的得以逃脫。

15:16 兵丁把耶穌帶進衙門院裏,叫齊了全營的兵。

   《新》衙門院:此字原意是指將軍的帳幕,或軍營總部(見15:1註釋)。

   《新》全營的兵:駐守衙門的兵丁,都是從巴勒斯坦的非猶太籍居民中召募來的,受軍事統領指揮。

   《馬》16~19:兵丁把耶穌帶進巡撫寓所的衙門院裏,叫齊全營的兵出來,合演一幕猶太人的王的模擬登基典禮。他們若真曉得這個就好了!他們給神子穿上紫袍,又爲他們的創造主戴上荊棘冠冕;他們所戲弄的猶太人的王是宇宙的維持者。祂是生命和榮耀的主,他們竟打祂的頭,又吐唾沫在和平之君臉上,假裝向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屈膝。

15:17 他們給他穿上紫袍,又用荊棘編做冠冕給他戴上,

   《新》紫袍:大概是一件舊軍袍,其色象徵王權(見太27:28)。

   《新》用荊棘編成冠冕:荊棘有很多刺,這種植物在巴勒斯坦十分普遍。紫袍和荊棘冠冕,都是為戲弄耶穌而給祂穿戴之「王服」的一部分。

15:18 就慶賀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

   《新》恭喜,猶太人的王啊:戲謔式的致敬禮,如同呼叫「凱撒萬歲」。

15:19 又拿一根葦子打他的頭,吐唾沫在他臉上,屈膝拜他。

   《新》吐唾沫在他臉上:向君王親吻表示敬意是近東的習俗,此處大概是嘲弄性的模仿。

15:20 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

   《馬》他們粗野地嘲弄一番後,就給祂穿上祂自己的衣服,帶祂出去,要釘十字架。


----------------------------------------------------------
<聖經靈修版/網路>

猶太人為甚麼讓外人來管他們的事?
15:1 猶太人把耶穌帶到羅馬巡撫彼拉多那裡,是因為在羅馬政府統治下,他們沒權判人死刑。猶太領袖知道必須由一個羅馬官員來宣判耶穌死罪。

耶穌的罪是……
15:3-4 猶太人要帶耶穌到彼拉多面前受審,就要造新的罪狀來控告耶穌。指耶穌犯褻瀆神的罪,對羅馬巡撫來說毫無意義。他們控告耶穌另外三項罪:(1)鼓動百姓不向羅馬政府繳稅;(2)自稱為猶太人的王;(3)誘惑國民,在全國引起騷亂。這幾樣都是彼拉多所關注的(參路23:2,5)。

耶穌竟不趁機自辯?
15:5 耶穌不回答彼拉多的問題,是因為祂即使回答了也沒用,而且捨命拯救世人的時刻已經到了,祂沒有理由要延長審訊的時間或求脫險。祂自信和鎮靜的表現是最高的典範,是一般犯人模仿不到的。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耶穌完成祂在地上的工作(參賽53:7)。

巴拉巴是個恐佈分子吧……
15:7 巴拉巴因參與對抗羅馬政府的叛亂而被捕。他雖然殺了人,但在猶太人心中卻是個英雄。狂熱的猶太人蔑視羅馬政府和羅馬人的假神,他們恨惡被外邦人統治,更討厭納稅給他們。羅馬官員常要解決猶太人的紛爭,因此也討厭猶太人。這正是造反的成熟時機。

今天我像這些善變的人,還是仍然站在耶穌的一邊?
15:8 這群人大概是忠於領袖的猶太人,但門徒和前幾天高呼「高高在上和散那」的人(11:10)到哪裡去了?同情耶穌的人害怕猶太領袖,都躲藏起來。或許在群眾中,有許多當日(今天稱為棕櫚主日)拿著棕櫚樹枝參加遊行的人,發覺耶穌並非要反抗羅馬政府自立為王,便轉過來反對祂。

彼拉多也看穿宗教領袖的心……
15:10 猶太領袖憎恨彼拉多,來找他,只為要定耶穌死罪,釘祂十字架。彼拉多看出他們的陰謀。他知道這群人憎恨自己和羅馬政府,他們來與他見面,並無別的原因,只是想處死一個他們所不喜歡的人。

為何一定要耶穌死在十字架上?
15:13 釘十字架是羅馬人懲罰造反者的刑法,羅馬政府只會釘死奴隸或非羅馬公民。把耶穌釘十字架,就表示祂是造反者,是奴隸,而不是祂所自稱的王。這正合猶太領袖的心意,因為他們相信被釘十字架是神的詛咒(參申21:23),這樣就能說服百姓,神是咒詛耶穌而不是祝福祂。再者,猶太領袖把釘死耶穌的責任推在羅馬人身上,群眾就不能責怪他們了。

耶穌的死,誰要負責?
15:14-15 其實,每一個人都要對耶穌的死負責:門徒因為驚恐而離棄耶穌,彼得不認祂,猶大出賣祂;曾經跟從祂的群眾袖手旁觀;彼拉多討好群眾,推卸責任;宗教領袖控告祂,促使祂受死;羅馬官兵折磨祂……假如當日你在場,親眼看見這些事發生,你會有甚麼反應呢?

為取悅利己者而犧牲無辜,是政治智慧,是小人所為?
15:15 彼拉多管轄的猶太地區,只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哨站,由於遠離羅馬,這裡只有少量軍隊駐防。彼拉多最基本的工作是保持管轄區和平。他曾因其管轄區發生幾次暴動而被上司警告。雖然他找不出耶穌的罪,也沒有理由治死祂,但當他聽到猶太群眾的恐嚇,要上告凱撒(參約19:12)時,就猶豫不決了。因為群眾若真的向凱撒上告有暴動,彼拉多的地位和前途就不保了。

取悅他人以求自保,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是?
15:15 雖然根據羅馬法律,耶穌是無辜的,彼拉多卻屈服於政治壓力下,放棄正義,嘗試猜度猶太領袖的意圖,取悅他們以求自保。神對是非曲直立場鮮明,我們若放棄神的立場,根據群眾的意願做決定,就是妥協,目無法紀。神應許要嘉許行為正直的人,而不是取悅所有人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經頭腦





數獨遊戲



Free sudoku by SudokuPuzz


DIY手工飾品教學( 2/2新增手機吊飾教學)


2/2新增項目:
Hello Kitty手機吊飾
小天使手機吊飾